【非遗线上展映】“年华易老 技·忆永存”——第五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展映第三期



【非遗线上展映】“年华易老 技·忆永存”——第五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展映第三期

发布时间:2023年7月8日  发布人:丽江市图书馆办公室 

非遗·中国剪纸

简介中国剪纸是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一种民间艺术。在中国,剪纸具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它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赓续的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表达了广大民众的社会认识、道德观念、实践经验、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

领域: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传统手工艺

列入时间:2009年列入

名录类型: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展映作品

一、剪纸(医巫闾山满族剪纸)-汪秀霞

二、剪纸(乐清细纹刻纸)-林邦栋

三、剪纸(医巫闾山满族剪纸)-赵志国

四、剪纸(丰宁满族剪纸)-张冬阁

五、剪纸(广东剪纸)-陈永才

六、剪纸(扬州剪纸)-张秀芳

七、剪纸(中阳剪纸)-王计汝

八、剪纸(庄河剪纸)-韩月琴

九、剪纸(滨州民间剪纸)-王德荣

非遗·南音

简介南音是集唱、奏于一体的表演艺术,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南音用泉州方言演唱,主要以琵琶、洞箫、二弦、三弦、拍板等乐器演奏,以“乂工六思一”5个汉字符号记写乐曲。现存的3000余首古曲谱,保留了自晋(公元265年至420年)起至清(公元1644年至1911年)历代不同领域的曲目。音乐风格典雅细腻。其演唱形式、乐器形制、宫调旋律、曲目曲谱及记谱方式独特,为研究中国古代音乐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南音是相关社区广大民众珍爱的文化遗产。

领域:表演艺术

列入时间:2009年列入

名录类型: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展映作品

一、南音-苏统谋

非遗·热贡艺术

简介热贡艺术主要指唐卡、壁画、堆绣、雕塑等佛教造型艺术,是藏传佛教的重要艺术流派。发端于13世纪的热贡艺术,主要分布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隆务河流域的吴屯、年都乎、郭玛日、尕沙日等村落,其内容以佛教本生故事、历史人物和神话传说等为主。热贡艺术以其浓郁的宗教色彩和鲜明的地域特色,为信仰藏传佛教的各族僧俗群众所喜爱。它承载着热贡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是相关社区广大民众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领域:传统手工艺 

列入时间:2009年列入

名录类型: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展映作品

一、热贡艺术-西合道



Copyright © 2010-2024 丽江市图书馆版权所有,滇ICP备14007231号

滇公网安备 53070202001187号

联系我们

地址:

丽江市古城区中济路100号

电话:

0888-5153611(总服务台)

0888-5170611(办公室)

EMAIL:

ljsts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