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年7月11日 发布人:丽江市图书馆办公室
第63期及第64期“年华易老,技·艺永存”非遗影片展映
2025年6月14日,我们迎来了第20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由国家图书馆联合丽江市图书馆及全国各级各类图书馆共同主办的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年华易老,技·忆永存——第七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展映月”正式开幕!
本次活动将通过线上线下同步开展,展映内容全部来自非遗记录工程——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中的代表性成果,展映时间将从6月28日持续到8月2日。读者可到馆一楼多媒体阅览室观影,或扫描文末二维码观看线上展映影片。
本届展映月将集中放映44部非遗纪录片。这批影片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集中展示了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最新一批的优秀成果,内容覆盖了非遗十大类别,通过传承人亲身实践、传承带徒和口述历史等方面内容,立体展示了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生活环境、成长经历,呈现出我国异彩纷呈的非遗样貌和成绩喜人的非遗保护成果。
非遗影片展映排期
“年华易老 技·忆永存——第七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展映月”本周展映内容
展映地点:丽江市图书馆一楼多媒体阅览室
【丽图艺苑】第63期:传统舞蹈与传统医药艺术代表性传承人影片展映
展映时间:2025年7月12日(周六)09:30-11:30
【丽图艺苑】第64期:传统戏剧艺术代表性传承人影片展映
展映时间:2025年7月13日(周日)09:30-11:30
第63期:传统舞蹈与传统医药艺术代表性传承人影片展映
放映内容:普兰果尔孜
传承人:旦成益西
传承人简介:旦成益西,1959年出生,男,藏族,西藏自治区普兰县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普兰果尔孜代表性传承人。自幼跟随当地老人在田间地头练习和表演果尔孜舞,后师从于果尔孜舞艺人其美雍仲。自2000年起担任当地果尔孜舞领唱。唱词记忆清楚、曲调娴熟、唱功深厚,熟练掌握舞蹈中的宗教礼仪及祈祷等形式,舞步熟练。严格师承、带徒授艺,积极弘扬果尔孜舞,是果尔孜舞不可缺少的人才,也是普兰县群众公认的具有影响力的果尔孜舞表演艺人。
放映内容:则柔(尚尤则柔)
传承人:拉毛
传承人简介:拉毛,1951年出生,女,藏族,青海省贵德县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则柔(尚尤则柔)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喜欢舞蹈,6岁开始跟随民间老艺人卓玛及母亲波毛卓麻学习民间舞蹈尚尤则柔,逐渐掌握尚尤则柔的舞蹈动作、唱腔和音律。10岁成为民间舞蹈尚尤则柔演员,11岁开始参加乡村婚礼喜庆表演活动及省、州、县文化活动的尚尤则柔表演。15岁开始参加下排村歌舞队表演。舞蹈动作轻快优美,线条生动细腻,唱腔嘹亮动听,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在实践中技艺日趋成熟,并形成自己的艺术特色。1992年至今从事项目传承,已培养了一批传承人。
放映内容:藏医药(拉萨北派藏医水银洗炼法)
传承人:尼玛次仁
传承人简介:尼玛次仁,1959年出生,男,藏族,西藏拉萨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医药(拉萨北派藏医水银洗炼法)代表性传承人。现任西藏藏医学院院长、藏医硕士、博士生导师。藏医水银洗炼法具有上千年历史,是藏药制剂的核心技术。尼玛次仁师从第十二代北派水银洗炼法传承大师措如·才朗,通过多年的刻苦钻研,全面掌握了水银洗炼法,组织学院有关人员采用“水银洗炼法”,生产了首批配制名贵藏药的核心成分“坐台”,为学院藏药厂的制药技术和生产各种药品奠定了基础。尼玛次仁还从事藏医药教学、科研工作,发表了大量专业学术论文,如《人体形式之图》等,曾撰写《藏医数词词典》《梵文五种拼合读本》《藏药水银洗练法》等多部专著。主持研制了治疗甲、乙型肝炎的藏药,被列入国家星火计划206、209项目;他深入研究藏医学古籍中所阐述的二十多种糖尿病例,研究配置了一系列新药。尼玛次仁仔细搜集整理了已故藏医药大师措如·才朗的藏药秘方260种,推动了藏药医学的传承和发展。
展映内容:藏医药(山南藏医药浴法)
传承人:明珠
传承人简介:明珠,1965年出生,男,藏族,西藏自治区琼结县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医药(山南藏医药浴法)代表性传承人。山南藏医院著名老藏医琼结白日瓦旺久多吉之子。4岁开始跟随父亲学习相关基础知识。1992年从山南卫校毕业后分配到山南藏医院工作,主要从事藏医外治工作。经过多年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熟练掌握藏医基础理论知识,尤其在藏医外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第64期:传统戏剧艺术代表性传承人影片展映
展映内容:皮影戏(北京皮影戏)
传承人:路宝刚
传承人简介:路宝刚,1964年出生,男,汉族,北京市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皮影戏(北京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自幼随父辈学习北京皮影戏表演和皮影制作,是北京西派皮影路家第五代传人。1980年进入北京皮影剧团,历任演出队队长、团长等职。皮影戏表演细腻传神、动作干净到位,皮影雕刻制作刀口利落流畅、色彩古朴淡雅、行刀不拘形式。1992年获全国皮影木偶调演优秀表演奖。2005年获唐山国际皮影艺术展演优秀表演奖。2009年赴欧洲参加“魅力北京月生,月生,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展示”活动。学生有张杰、郝金秋、王鹏、王蕊萌、陈睿、孙冰清等。
展映内容:晋剧
传承人:冀萍
传承人简介:冀萍,1935年出生,女,汉族,山西省汾阳县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晋剧代表性传承人。7岁跟随养母冀美莲(冀派开创者)学艺,专攻花旦,得其亲传学习《火焰驹》《赠剑》《蝴蝶杯》等剧,艺术才华初现。1955年同丁果仙、牛桂英、郭凤英等名家合作演出《打金枝》,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成首部晋剧舞台艺术纪录片。1961年随山西省晋剧青年演出团赴京演出《杀宫》等剧目,受到中央领导人亲切接见。表演认真细腻,唱腔柔中有刚,舞台基本功扎实,尤其在《杀宫》中的刘桂莲的角色塑造上,从人物到唱腔均做了新的改造,并运用椅子功,设计出高难度技巧和舞蹈语言,堪称功夫戏典范。多年来,悉心传艺,保留经典,培养出多名戏曲名角。
展映内容:蒲州梆子
传承人:王艺华
传承人简介:王艺华,1957年出生,男,汉族,山西省万荣县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蒲州梆子代表性传承人。出身梨园世家,自幼酷爱戏剧,13岁考入运城县蒲剧团,攻小生,师承蒲剧“四大武生”之一解洪平弟子邸国栋,练就扎实的基本功。在唱腔上根据自己嗓子淳厚洪亮的特点,扩大高音区,增强了阴柔性,被观众赞为“满口嗓”。做功上,集蒲剧小生名家之大成,并吸收京剧小生的文雅做派,特别是翎子功、梢子功、帽翅功特技表演深受专家与观众的赞誉。代表剧目有《黄鹤楼》《清官寇准》《吕布与貂蝉》《周仁哭坟》《狸猫换太子》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近年来,陆续收六名学生为正式弟子并传授技艺,还经常应邀到电视台、学校进行义务演出、授艺。
展映内容:淮剧
传承人:荣光辉
传承人简介:荣光辉,1948年出生,男,汉族,江苏省淮安市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淮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1953年随父入团学艺,攻文武小生,1956年登台演出。从艺六十余年,博采众长,文武兼备,形成共鸣音坚实、吐字清晰、音质纯净、高音清亮、中音丰满、低音醇厚的唱腔特色,是西路淮剧代表人物之一。主演的《白虎堂》《吴承恩》《奇袭白虎团》《斩韩信》《武松与潘金莲》《十一郎》《充军行》等剧目多次获江苏省淮剧节、江苏省戏剧节优秀表演奖。弟子有李春栋、周根喜等人,退休后继续培养传承人,为淮剧的传承发展发挥作用。
地址:
丽江市古城区中济路100号
电话:
0888-5153611(总服务台)
0888-5170611(办公室)
EMAIL:
ljsts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