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年7月4日 发布人:丽江市图书馆办公室
第61期及第62期“年华易老,技·艺永存’”非遗影片展映!
2025年6月14日,我们迎来了第20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由国家图书馆联合丽江市图书馆及全国各级各类图书馆共同主办的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年华易老,技·忆永存——第七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展映月”正式开幕!
本次活动将通过线上线下同步开展,展映内容全部来自非遗记录工程——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中的代表性成果,展映时间将从6月28日持续到8月2日,读者可到馆一楼多媒体阅览室观影。
本届展映月将集中放映44部非遗纪录片。这批影片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集中展示了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最新一批的优秀成果,内容覆盖了非遗十大类别,通过传承人亲身实践、传承带徒和口述历史等方面内容,立体展示了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生活环境、成长经历,呈现出我国异彩纷呈的非遗样貌和成绩喜人的非遗保护成果。
“年华易老 技·忆永存——第七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展映月”本周展映内容
展映地点:丽江市图书馆一楼多媒体阅览室
【丽图艺苑】第61期:传统美术艺术代表性传承人影片展映
展映时间:2025年7月5日(周六)09:30-11:30
【丽图艺苑】第62期:传统舞蹈艺术代表性传承人影片展映
展映时间:2025年7月6日(周日)09:30-11:30
第61期:传统美术艺术代表性传承人影片展映
放映内容:扬州玉雕
传承人:江春源
传承人简介:江春源,1947年出生,男,汉族,江苏扬州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扬州玉雕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江春源1963年进入扬州玉器厂后得到诸多前辈指导,后长期坚持自学,练习绘画,深入生活,广集素材,量料取材,因材施艺,特别在花卉、炉瓶、雀鸟、动物、山水品类上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和创作理念。作品美观大方,造型典雅,玲珑剔透。代表作品有:《螳螂白菜》《八骏图》《海棠链炉》等。江春源将自己总结的玉雕经验毫无保留地传于徒弟,其中有些学生已经在这一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放映内容:灯彩(佛山彩灯)
传承人:杨玉榕
传承人简介:杨玉榕,1945年出生,女,汉族,海南省文昌市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灯彩(佛山彩灯)代表性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962年入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当学徒,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吴球和国家级非遗项目灯彩代表性传承人邓辉的指导下学习灯彩制作技艺。1992年开始设计和制作灯彩产品。担任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副主任后,主要负责组织、策划佛山彩灯的国内外展演,同时参与彩灯设计和制作。主要作品有《麒麟献瑞》《花好月圆》《双龙戏珠》《吉祥鳌鱼》《名城美景》《飞龙腾达》《鲤跃香江》《千禧腾龙舞珠江》等。退休后受聘于佛山博艺灯饰工艺厂继续从事彩灯制作和设计工作,并带徒多名。
放映内容:镶嵌(潮州嵌瓷)
传承人:卢芝高
传承人简介:卢芝高,1946年出生,男,汉族,广东省潮安县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镶嵌(潮州嵌瓷)代表性传承人。出身于潮州嵌瓷艺术世家。1964年高中毕业后师从父辈学习古建筑嵌瓷壁画工艺,潜心钻研并熟练掌握嵌瓷设计、选材选色、辅料锻造及具体操作等整个流程,并具备独立工作能力。在继承传统基础上不断摸索,对嵌瓷技艺有所突破和发展。从艺五十多年,平嵌、浮嵌、立体嵌得心应手,花卉树木、飞禽走兽、戏曲人物样样精通,创作了诸多人们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积极授徒传艺,已培养一批熟练掌握嵌瓷技艺并能独当一面的学生。
展映内容:竹刻(江安竹簧)
传承人:何华一
传承人简介:何华一,男,1947年出生,汉族,四川省江安县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竹刻(江安竹簧)代表性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自幼受其父何永志熏陶。在江安竹筷工艺厂工作期间,向江安竹簧致和派名师顾聚铭学习竹簧雕刻,向江安竹簧综合派传人赖银章学习雕刻印花筷模板,向周海云学习浮雕技艺。从艺五十多年,熟练掌握江安竹簧制作技艺,融合各家之法,创作出大量佳作;还通过调查研究,整理江安竹簧资料和图片,为技艺传承保存资料,在该领域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影响力。积极培养传承人,除传授妻子和两个女儿外,还开办培训班和传习所,义务授课。
第62期:传统舞蹈艺术代表性传承人影片展映
展映内容:竹马(淳安竹马)
传承人:方炳坤
传承人简介:方炳坤,1939年出生,男,汉族,浙江省淳安县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竹马(淳安竹马)代表性传承人。1953年开始,跟随伯父方德林学习竹马表演。1956年至1989年,在淳安睦剧团担任演员,从事剧团竹马表演,并在宋村、庙畈、常锦里、墙里等三角戏竹马班从事竹马表演和指导工作。1992年以来,一直从事淳安竹马的表演和传承工作,先后担任千岛湖五龙岛竹马队、新苑艺术团、千岛湖镇第一小学(省级竹马教学传承基地)、梓桐镇黄村竹马队、宋村乡世兰艺术团、县业余睦剧团的竹马指导老师。掌握淳安竹马传统表演步法十余种、阵式二十余种以及唱念和词曲调的资料等。曾多次参加国家、省、市、县各类竹马表演活动、电视台节目录制,指导团队参加民间广场歌舞大赛获得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等多项荣誉。
展映内容:灯舞(青田鱼灯舞)
传承人:郭秉强
传承人简介:郭秉强,1940年出生,男,汉族,浙江省青田县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灯舞(青田鱼灯舞)代表性传承人。1965年拜民间艺人陈国光为师,学习青田鱼灯阵图、音乐。通过搜集鱼灯鼓点和鱼灯舞阵图,提炼出十九首鱼灯基本曲并确定了三十九种常用阵图,后又整理发展鱼灯鼓新鼓点七首,阵图新组合一套。将鱼灯舞“泛”的技艺特点归纳至青田鱼灯文化中。1987年撰写的《青田鱼灯》入选《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浙江卷》,2014年出版《浙江省非遗丛书·青田鱼灯舞》。1992年退休后去巴西参加对外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向当地青田籍华侨传授青田鱼灯舞技艺。2005年回国后经常参与下乡传艺,曾到山口、阜山、高市、海溪、温溪等地进行鱼灯舞技艺的辅导培训。
展映内容:花鼓灯(蚌埠花鼓灯)
传承人:娄楼
传承人简介:娄楼,1945年出生,女,汉族,安徽省蚌埠市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花鼓灯(蚌埠花鼓灯)代表性传承人。1962年进入蚌埠市文工团,师从花鼓灯老艺人冯国佩学习花鼓灯,全面掌握冯派“脚下溜、韵律强、身姿美、情感真、形态媚”的表演风格。同时也向陈敬之、郑九如等花鼓灯艺人学习,准确掌握“兰花”三大流派风格。在保持项目本真性的基础上,准确展现出“拧、倾”的体态和“溜、闪”的动律,突出舞蹈潜在的意味,强化体态动律的雕塑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及典型动作,如抹翻扇、跳擦起步、拎盖翻扇、连环翻扇斜塔等。创作的一大批花鼓灯优秀作品屡获国家级、省部级奖。多年来在多所艺术院校、团体教授花鼓灯,培养了一大批传承人。
展映内容:秧歌(海阳大秧歌)
传承人:盛玉宾
传承人简介:盛玉宾,1948年出生,男,汉族,山东省海阳市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秧歌(海阳大秧歌)代表性传承人。19岁起师承本村秧歌艺人颜明玉学习海阳大秧歌中锢漏匠的表演,经过不断刻苦钻研,表演技艺日臻成熟,形成了幽默、风趣的风格。他扮演的锢漏匠形神兼备、惟妙惟肖,动作柔韧夸张,沉重稳健的“提沉步”、灵活多变的“回身招扇”、大起大落的“三大步”都是他独创的表演技法。经其提炼加工后的表演动作,已成为海阳大秧歌锢漏匠表演的典范。1994年,参加第四届中国沈阳国际民间舞蹈(秧歌)节,获“金玫瑰奖”。除积极参与各类演出、比赛外,还特别注重对秧歌新人的培养。
上一篇:« 【温馨提示】关于读者暑期入馆的温馨提示
地址:
丽江市古城区中济路100号
电话:
0888-5153611(总服务台)
0888-5170611(办公室)
EMAIL:
ljstsg@163.com